您现在的位置CCCITY > 新闻中心 > 吉林新闻 > 正文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系统 医生操控机器人

2014-10-13 09:42  来源:新文化网

1728551_20141012338194

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

1728552_20141012338197

刘建阳主任(右)与护士展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系统 本组图片 新文化网 刘阳 摄

一身“钢衣”,三只“手臂”,一只“神眼”……9月30日,在手术室内,我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

“达芬奇”———对,就是那位伟大的意大利画家,他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的发明者。

当天进行的是一场肺癌肺叶切除手术。与以往不同,主刀医生刘建阳主任并没有在手术台上埋头苦干,而是坐在室内另一端,凝神屏幕影像,手握操纵杆前后、上下移动。另一端手术台上,“达芬奇”深入患者胸腔的机械手准确完成工作。这标志着,吉林省的外科手术正式跨入“机器人时代”。

“达芬奇”小档案

名字由来:

“达芬奇”机器人全称为达芬奇高清晰三维成像机器人手术系统,这一产品之所以称为“达芬奇”,部分是因为达芬奇不单是杰出的画家,还是伟大的发明家、著名的解剖学家。500多年前,达芬奇就设计了机器人的雏形。

组成部分:

1.按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作系统。2.拥有3个器械臂和1个镜头臂组成的4臂床旁机械臂系统。3.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

适用范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范围应用广泛的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适合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进行微创手术。

引入时间:

这是当今全球唯一获得FDA批准应用于外科临床治疗的智能内窥镜微创手术系统。自2000年开始投入临床应用,我国于2006年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引入。

对比一下

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做这个手术有几大好处。

痛苦少:传统手术需开胸,至少留下15厘米以上的伤口,出血多、疼痛剧烈;用机器人手术无需开胸,创口仅在1~3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

看得深:机器镜进入内部,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

做得稳:在手伸不到的区域,机器手可以完成各种动作,还能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

康复快:传统手术方式,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出院;机器人手术,7天恢复出院。

人力省:以前要4位医生共同完成的外科手术,运用机器人操作后,一般一名医生就能完成。

突破:

医生“单枪匹马”搞定复杂手术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60岁的女患者,由于长时间刺激性咳嗽,体检后发现左下肺有一个结节。辗转三家医院,没有明确诊断,最后确诊为左下肺肿瘤。

如果是常规手术,医生要打开她的胸腔,深入肿瘤部位,准确切除肿瘤。这还没完,术中要做快速病理,还要仔细观察肿瘤是否有淋巴转移,还要“翻遍”相关部位的角角落落,对隐藏着的淋巴结,一并切除。

女患者胸部脂肪厚,而淋巴结“隐居”在胸膜下的脂肪中,要找到它,就要深入胸膜腔下,如果靠肉眼完成这些,不仅要求医生细心,手指灵巧,还真要费一番苦力。而对患者来说,至少留下15厘米以上的伤口,出血多、疼痛剧烈,还会严重影响心肺功能。

“达芬奇”机器人,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手术台上,刘建阳主任的助手李君哲博士只在患者胸部打了3个比黄豆略大的小洞,把3根8毫米粗细的机械手臂放进去,然后切开一个3厘米的辅助口,用于闭合器械和标本出入。

刘建阳主任在手术室另一端的操作台前坐下。以前要4位医生共同完成的外科手术,运用机器人操作后,一般只需要一名医生就能完成,大大节省医生的劳动力。

操作:

3D影像下完成肿瘤切除

找:操作台像是3D电影放映室,从3D眼镜望进去,如同电影《阿凡达》一样,患者腹腔已经是放大20倍的三维影像,医生仿佛置身患者胸腔中。随着他双手掌握操纵杆前后、左右移动,远在患者腹腔中的机械手臂开始寻找肿瘤的位置。

切:找到肿瘤位置后,机器人的一只手臂照明成像,另两只手臂配合,一点点把血管、气管分离出来,并切除肿瘤。其实,这两只工作手臂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镊子,或缝线所需的持针器,完成切割、电烧、打结等动作。

清:随后,靠着灵活的机械臂,医生很快对周围进行地毯式清扫,清除淋巴结。

缝:用针线缝合切口,机械臂也能灵巧完成,因为“手指”可以360度旋转,穿透、打结甚至比人的双手更加灵活。

两小时不到,这场大手术就完成了,出血量也很少。手术后,患者只用两三天就拔管,7天恢复出院。而如果是传统手术方式,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出院。

优势:

突破人眼、人手局限 让手术更完美

刘建阳主任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国外,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拥有该系统。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3个明显优势:一是突破了人眼的局限,机器镜可以进入人体内部,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

二是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手伸不到的区域,机器手可以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尤其是狭窄解剖区域中机器手比人手更灵活;

三是无需开胸,创口仅在1~3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都大大提高。“总体来说,达芬奇机器人最擅长的是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让手术更加完美。”刘建阳说。

期待:

可以给千里之外的患者做手术

在美国,很多接受达芬奇手术的病人,可以做到手术后24小时出院,因为伤口小,损伤小,恢复就非常快,通俗地讲,人也不怎么伤元气。

最让外科医生们热血沸腾的是,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将来无论外科专家身在世界何处,都可以为患者开刀。而这种远距离操控手术曾经发生过。

2001年9月,在美国纽约的外科医师,通过观看电视屏幕,操纵远在7000公里以外,横跨大西洋的“宙斯”机器人,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医院手术室里 一位68岁的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仅耗时54分钟。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患者,都能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位顶尖专家亲手操作的手术治疗。

“机器人”手术,被称为第三代外科手术革命。外科医生离开手术台,利用操纵杆指挥机器人的手臂进行手术。目前,国内尚无远程机器人手术,主要的困难是无线传输的速率。一旦网速提升到足够快,远程手术就可能成为常规手术。

刘建阳主任畅想,或许几年以后,患者身处基层医院,省会长春的医生就能为患者完成高难度的手术,免去了患者奔波劳顿

新文化网 (董春梅)

    新闻 | 长春 | 吉林 | 社会 | 教育 | 事故 | 法治 | 视频 | 新鲜事 | 北京 | 国际 | 房产 | 历史 | 娱乐 | 科技 | 农业 | 网贷 | 情感 | 健康 | 招聘 | 推广 | 供求 | 出兑